【知識】布袋戲

布袋戲之「布袋」是早期單人布袋戲-肩擔戲演出時,為方便收放道具而有的大型布袋,此布袋在演出時可當作遮掩演員身軀的布帷,也因如此,讓觀眾對其產生了既定的印象,故稱之為「布袋戲」。
而掌中戲這個稱呼則是布袋戲團普遍的共識,因為只有「掌中戲」這個稱呼才能強調主演的雙掌能夠「十指撥弄百萬兵」、「十指搖動古今事由」,藉此將布袋戲的表演昇華到藝術的層次,所以行內喜愛說「掌中戲」,而民間俗稱「布袋戲」。

布袋戲的歷史相當久遠,在中國古籍《武林舊事》、《東京夢華錄》中便記載宋朝宮廷宴會的禮單上有掌中木偶戲。
不過就傳統布袋戲而言,一般來說都偏向起源於泉州的一則傳奇故事:
傳說在中國明朝時,有位屢試不第的秀才梁炳麟,他在福建仙遊縣九鯉湖的一座仙公廟祈求高中後做了一個夢。夢裡有一位老人在他手上寫下「功名歸掌上」五字後便消失不見。梁秀才醒後十分欣喜且認為這是及第的預兆,不料再次應試仍是名落孫山。在徬徨失落之際,他開始向鄰居學習懸絲傀儡戲,並因此發展出以手代線操縱木偶娛人,並編戲文來排解心中的鬱悶。梁秀才憑著他的文學修養,把一則則故事講得栩栩如生,又能適時引用各種稗官野史,故馬上吸引了許多人圍觀他的表演。就這樣布袋戲便從當地開始流行,而梁秀才也因此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,此時他才領悟到「功名歸掌上」這句話的涵義。

17世紀中期,布袋戲已在閩南廣為流傳,甚至出現了類似肩擔戲的模式;至18世紀,根據演出場所的不同,分為室外的野台戲與劇院的內台戲。其中野台戲是戲班應邀至各個地方進行表演,後來變成以迎神、謝神、祝壽為主的表演,布景簡單,演出人員也少。
然而18世紀雖出現了內台戲的表演方式,但20世紀後才真正盛行。不過在受到電影、電視等新娛樂型態的衝擊後,在1980年代的閩南、台灣等地已幾乎見不到內台戲的蹤影。
另一方面,內台戲在1960年代後演變出了電視布袋戲,即是將戲台架設於電視攝影棚,將傳統演出的型態改為現場直接播放。於民國51年,李天祿先生首先在台灣電視公司演出歷史上第一部的電視布袋戲「三國誌」,然而民國59年又有黃俊雄先生的「雲州大儒俠-史艷文」風靡台灣全島。在1990年代之後,演出媒介及場所甚至還延展到有線電視、錄影帶、電影、光碟及多媒體等。

然而屬於台灣的布袋戲,主要傳承自閩南以及粵東的潮州地區,大致在清朝道光、咸豐年間傳入台灣,且在日據時期後,逐漸形成有著台灣味道的表演風格。
如今傳統布袋戲的盛況已然不在,但好在國家對其有所重視且進行保護,但我們作為文化傳承者的下一代,理應將此博大精深的文化透過各種方式發揚出去,讓國外及我們的後代子孫都能對布袋戲有所了解,而不是就這樣放任我們的文化精粹漸漸消逝,直到沒有人知道「布袋戲」究竟是什麼!